“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
“走进王朝珍大娘家,一下就惊呆了,大娘衣不蔽体”,“破烂成线条的裙子”“掩不住胸肚”,“见有客人来,立即用双手抱在胸前”。“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没有一家有像样的床或被子;有的钻草窝,有的盖秧被,有的围火塘过夜。”
“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
“1984年赫章全县人均收入仅110元。”
……
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记者刘子富笔下贵州省赫章县的一个少数民族极贫村----海雀村当时的生活面貌。
这一个个心酸的画面、揪心的语句和低得可怜的数据,让人很难想象20多年前海雀村人生存的环境到底是有多么的恶劣?!
1985年6月2日,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27期上以《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为题,报道了赫章县及海雀村的贫困状况,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海雀村,一个贵州山旮旯里最最普通的极贫村,就这样,因为“苦甲天下”闻名于世。
自此,各级各界对海雀村的帮扶与支持源源不断,救济粮、救济款、极贫户建房、扶贫养殖……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输血式”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对海雀村的极度贫困起到了缓解作用,但从长远看,杯水车薪,这种扶贫永远无法帮助海雀人民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2005年,台盟中央选择国家级贫困县赫章作为对口帮扶联系对象,从此牵手海雀,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攀上了“中央”关系,“飞上枝头变凤凰”,逐步实现从“苦海雀”到“金凤凰”的惊人蜕变。
夏日的海雀村,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绿意盎然。
6月14日,笔者走访海雀村。沿着通村油路走进村庄,黛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鳞次栉比,与四周青山绿树相互映衬,一抬头便看到醒目的“海雀村”牌楼。往里走,村委会旁边还配有村卫生室、休闲文化广场和修建一新的学校。放眼村庄四周,核桃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牛羊养殖基地、木材加工厂等产业发展基地遍布山村。整个村庄在明媚的阳光中显得和谐、宁静,婉如一幅恬静的乡村田园画。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当年刘子富笔下那个到处是毛草房和杈杈房、群众生产生活苦不堪言的极贫村。
得知有人到访,身着华丽民族服饰今年94岁高龄的苗族老人安美珍早早就等在自家门口。这位见证了海雀村几十年发展变化的老人,精神饱满、思维清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笔者讲述当年的贫困和如今大好生活的鲜明对比,眉目间自然流露着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满足:“以前穷啊,吃的没得,穿的没得,一颗粮食都没得。现在好了,啥子都有,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好得很,日子好过得很了。”笔者随村民随意走访了几户人家,发现一个共同点:沙发、电视机、洗衣机、电饭锅、电炉、回风炉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午餐桌上还摆着炒腊肉、炒土豆、煮粉条、酸菜红豆汤等平常的几菜一汤。有的人家甚至还购买了面包车、摩托车,做起了小本经营。
2014年5月,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到海雀村调研时说:“海雀村是毕节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文朝荣是贵州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
10年前,台盟中央领导多次深入海雀村调研,结合海雀实际,提出了注重“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着力助推海雀“教育提质、医疗健体、精神提气、产业增收、同步小康”的帮扶计划。随后,台盟中央及其地方组织情倾海雀,筹款捐物、引才扶智、献计出策,助推海雀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引领海雀人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惊人奇迹,培育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时代楷模文朝荣典型,树立了全国村党支部书记的又一座丰碑。如今,海雀人民正在文朝荣精神的激励下,迈向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
在与村民们愉快的谈话中,能真切感受到群众对于台盟中央帮扶海雀带来的幸福感在他们的生活里更加具体。
让孩子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学校修好了,又从外面调了几个好老师来,娃娃些(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不像以前每天要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到恒底或发冲街上去读书。”村民王永开说。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10年间,台盟中央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累计为海雀村捐资60万元、协调资金90万元。把原本只有3间土坯房的村小学校舍,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教学楼,学校由只有三个年级的初小变成了六个年级的完全小学,并配套球场、厕所等设施。硬件上去了,软件也不能落下。新校舍落成后,台盟中央还先后捐赠价值近10万元的体育、办公设施和教育用品。“台盟捐赠的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帮助村小实现了网络教育班班通,让咱们山里的娃娃们也能享受到城市学校的课程资源。”海雀小学校长郭恩友高兴地说。
让家门口看病就医不再是奢望
“从前家里有人生病,要走几十里路到乡里卫生院去看病,很不方便,现在哪怕是晚上,随时到村卫生室都找得到医生,头疼脑热的小病就不用往乡里医院跑了。”王光德感慨地说,“都是国家政策好,我们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过。我活几十年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海雀会有今天啊。”
把群众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这就是台盟中央的责任担当。2008年6月,台盟中央协调捐资100万元,援建包括海雀在内的全县20个村卫生室,每个卫生室占地200平方米,诊室、治疗室、药房、医疗器械一应俱全,彻底改变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普遍性问题。
让产业发展支撑农民腰包鼓起来
海雀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苗族传统文化特别是苗族刺绣技艺得以很好地世代传承。如何引导农民搞产业发展,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本地经济发展优势?台盟经过多次调研、反复思考,2014年6月,协调项目资金30万元帮助海雀村苗族妇女建起了苗绣加工厂,还请来专业刺绣技师对30名苗族妇女进行培训,让她们利用农闲时间做起刺绣“生意”,并协调企业定单收购刺绣产品,增加农户家庭收入。“以前农闲的时候找不到事情做,现在进了苗绣加工厂,没有农活时就来这里刺绣,一个月还能挣千把块钱,增加我们的收入。”苗族妇女杨付碧如是说。
“除了刺绣产业发展,台盟还在村里开展人畜饮水工程、茅草房改造……加上村里其他项目实施的核桃产业、半夏等中草药产业、畜牧养殖业等产业发展,现在海雀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30年前的110元大幅增加至6190元。”河镇乡人大主席、海雀村村委会主任詹以香自豪地告诉笔者。
让群众从精神上走出“贫困”
物质基础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得跟上。2007年,台盟中央投资10万元,加上县级匹配资金5万元,建成海雀村精神文明活动站。历届村两委班子通过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群众技术培训、民族节庆歌舞展演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詹以香说:“我们经常开展这些活动,目的就是要让海雀村的党员群众能及时了解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素质,拓宽群众的视野,增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要让他们从精神上走出‘贫困’。文朝荣老书记,就是咱们精神文明活动站最初的核心组织力量,他是海雀村第一个走出精神‘贫困’的典型代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海雀人民顽强拼搏、挑战贫困、改变面貌,他是我们海雀人民的精神脊梁。”
让海雀人民奔向全面小康
想尽千方百计,一心只为让海雀奔向小康。近日,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到赫章调研时说:“台盟人心里有个梦,就是让脱贫致富初见成效的海雀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台盟中央将继续发挥盟员在科技、农业技术等领域智力密集、资源广泛的优势,全力支持海雀发展。”
其实,海雀人心里也有一个梦,那就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坚苦奋斗,顽强拼搏,奋力赶超,绝不辜负台盟中央的殷切期盼,决不拖全市、全省和全国人民的后腿,全力“追梦小康”。
“别人再怎么拉你,自身也要使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海雀村人更加自信,探索着把发展“小动作”变为致富“大手笔”。结合修建文朝荣干部培训中心、海雀博物馆、森林公园,走可持续生态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农耕体验式旅游业;以龙头企业盘江集团和海雀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大力发展可乐猪、土鸡、洋芋、竹笋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规模化、企业化发展道路,带动全村老百姓发展致富。
“作为一个任职多年的基层统战部长,这些年我亲自见证了台盟与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同心推动科学发展,倾情帮扶海雀的伟大成功实践。”赫章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王永忠说。“我们坚信,有台盟中央和各级台盟组织一如既往的倾力支持,有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文朝荣精神的引领,海雀人民与全国全省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将会成为‘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现实。”
海雀村如何来“跳一跳”?
我们期待着台盟助力海雀“追梦小康”的新征程……
(贵州统一战线宣传联席办 供稿:毕节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