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浓于水,万水千山割不断松台两地血脉亲情。7月6日,松桃籍台胞杨通春、杨通三兄弟2人一大早来到县台办,“我们从台湾来,要到松桃寻找亲人,我们在大兴派出所询问后,他们说要到县台办才能找到,希望县台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亲人”,60岁的台胞杨通春边说边取出了其父亲杨正邦的历史档案。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秦志刚和县台办热情接待了杨通春、杨通三兄弟,并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在大陆的亲人。
台胞杨通春、杨通三兄弟2人说,他们的父亲叫杨正邦,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撤退赴台,后在台湾结婚生子。多年来,他们的父亲杨正邦一直惦记还在松桃的亲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回家乡探望亲人,直到去世时还不忘告诉他们兄弟姐妹几人,他们的爷爷叫杨正德,并嘱托他们日后一定要回祖籍松桃寻亲圆梦。这几年,杨通春兄弟也多次通过各种渠道来贵州寻找在松亲人,但由于其父亲历史档案没有记载详细地址,他们几次都是无功而返。他们这次来松桃寻亲,也已经来了几天了,先后在大兴、正大等地寻找了几天都没找到,他们原本打算这次再找不到也要先回台湾了,日后再来寻亲。按照大兴派出所提供的方法,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才来到县台办寻求帮助。
根据杨通春兄弟提供的档案记载资料看,他们的祖籍在贵州省松桃县“潘市雲乡”,但由于没有记载所在村组,县台办的接待同志利用自己的关系,了解到现盘信镇在解放前叫“潘市雲乡”,便立即和盘信镇党委取得联系,并将相关信息发给盘信党委统战委员龙书华,要求按照原“潘市雲乡”所辖范围,广泛联系杨姓分布集中的相关村干部,积极帮助找到台胞杨通春兄弟在松桃的亲属。同时,秦志刚也充分利用熟悉当地的优势,广泛联系其朋友、亲人,请他们帮助联系找到杨通春兄弟在松桃的亲属。当天上午10点过,秦志刚手机铃声响起,电话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其在盘信镇派出所工作的朋友警务微信群,找到了杨通春兄弟在松桃盘信镇安塘村的亲属。
随即,秦志刚陪同杨通春兄弟2人驱车前往盘信镇安塘村。上午11时许,杨通春兄弟第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盘信镇安塘村,在他们的父亲杨正邦小时候所住的老房子见到了堂哥杨等富和几个侄子,实现了寻情梦、团聚梦。由于时隔近70年,虽然目前在他们松桃最亲近的亲人是堂哥,但这依然不能阻隔血浓于水的亲情。见面时,兄弟间激动不已,分隔近70年海峡两岸的亲人团聚,大家围在一起促膝长谈,相互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身体状况,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对于这次寻亲,杨通春兄弟说,谢谢县台办的真情帮助,如果没有县台办全心全意的帮助和所作的大量工作,他们的寻亲之路不会那么顺利。他们表示,海峡两岸一家亲,血脉亲情永相连,以后他们还将组织在台的亲人一起回盘信老家探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