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从刚刚召开的贵州省2020年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中共遵义市统战部机关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坚持以机关党建为引领,以机关支部为堡垒,以党员同志为先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主动作为、献计出力,充分彰显统一战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法宝作用。
聚焦大统战改革,筑牢支部“桥头堡”
2018年1月,实施大统战管理体制改革,将市委统战部与市台办、市民宗委合并,与市工商联、市侨联合署,于2018年6月选举成立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下设四个机关支部,一个离退休支部,选优配强了机关党委班子,明确常务副部长担任机关党委书记,3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机关党委副书记;高规格成立机关党建办,交流一名正科级实职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配强3名党务干部,专抓机关党建工作;建强支部堡垒,选拔科室、中心负责人担任机关支部书记,配齐配强了支委班子成员,构建了机关党组织工作网络。
机关党委成立以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内容,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20余次,革命理想信念教育2次,交流研讨3次,闭卷测试3次,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全体党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
聚焦大党建引领,构建统战“融合队”
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坚持以大党建引领统战干部、统战成员融合,有力推动统一战线工作提质增效。采取第一支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直属商会党组织、+职业院校;第二支部+民营企业党组织、+台资台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第三支部+民族地区党组织、+民贸民品企业党组织、+宗教团体;第四支部+归侨侨眷组织、+侨青委组织、+留联会等形式,着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统战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2019年以来,机关党委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驻村帮扶点开展“支部结对、干群结亲”主题党日活动34次,单位帮扶资金130万元,帮助协调项目17个,帮助协调帮扶资金917.5万元,组织统战成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海外帮扶等820余人次,捐款捐物1300多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机关党委向广大党员发起倡议,为疫情防控捐款3万余元;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320余人次,为社区捐赠测温计30支、测温枪10支、医用口罩850个、酒精30公斤。动员广大统战成员捐款捐物4200多万元,全球紧急采购医疗物资价值3700多万元。同时,机关党委还组织为民营企业捐赠口罩等急需物资10万余只,市工商联200多家会员企业减免租金5060万元助力复工复产。
聚焦大扶贫格局,打赢脱贫“歼灭战”
按照市委要求,2018年底以来,全市统一战线以动员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力量帮扶正安县77个贫困村为主线,全市统战系统以“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为重点,以港澳台侨海外捐助捐赠为补充,扎实开展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取得了突出业绩,展现了统战力量。
机关党委高度重视党建扶贫,采取“支部+商会+全体会员”的帮扶模式,由支部引领,商会搭建平台,凝聚会员企业力量,7个民主党派聚焦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形成调研课题17个,意见建议得到了省委领导、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筹集帮扶资金、慰问资金350余万元,开展义诊、助学活动120余次。23个市直属商会实施捐赠扶贫78.5万,消费扶贫55万,带动正安县105个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112个,帮扶贫困人口1.1万人,项目399个,投入资金2994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参与“千企帮千村”企业1727家,帮扶村1047个,帮扶贫困人口51万人,实施帮扶项目3869个,投入资金24.52亿元。
全力支持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级民族经费4163万元、安排市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35万元,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工作。在遵侨(港、澳、台)资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累计捐款捐物1100万元,扎实推进“泛海助学行动”,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5603名,资金2801.5万元。
部机关先后选派8名业务骨干分别到仁怀市长岗镇太阳村、大坝镇新田村,正安县碧峰镇洪泉村、庙塘镇茶台村、流渡镇和平村,绥阳县大路槽红文星村,务川自治县石朝乡、砚山镇毛田村等深度贫困地区帮扶。机关党员干部共帮扶贫困户303户,党员干部捐款5.1万元,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和慰问物资,送去了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来源:遵义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