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解决的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对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头等大事。为此遵义市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产业带动、提供就业、教育培训等全方位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切实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产业帮扶显实效
李怀妹是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到桐梓县蟠龙社区的精准贫困户,他们夫妻俩勤劳、自立,现已在非公企业彩阳服装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成为一名制衣工人。彩阳服装有限公司就在蟠龙社区里面,李怀妹的家到厂里只需两分钟。“工资一个月有2000多元,做多得多。”李怀妹说,进城后丈夫也在县城做泥水工,月薪有3000多元。女儿和儿子由社区安排到就近的思源学校,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一年级,从家到学校只需10分钟。父亲没事就到日间照料中心,还结交了很多老年伙伴。
李怀妹欣喜地说:“易地扶贫搬迁让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都发生很大的改善,乡亲们都感到很幸福”。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最终目的,遵义市统一战线参与到易地扶贫搬迁中积极通过建立新厂区、开展新项目等方式帮助安置点群众走出贫困,如桐梓县就有彩阳集团、贵州恒鑫鞋业有限公司、林达集团等10余家非公企业在安置点创办社区加工厂、美食街,吸纳贫困群众约1300人就近就地就业,月均工资达2000元。
就业帮扶见真招
“我原来是在贵阳打工,这次是专门回来参加这次招聘的,想着离家近点又能照顾老人小孩就回来了。这次有两家企业都有意愿招聘我,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也符合我的想法,我还要想一想进哪家企业更好一些。”余庆县易地扶贫搬迁户李大姐在“春风行动”招聘会上笑着地说。
余庆县委统战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开展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主要是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让他们在离开土地后保障生活、就业,确保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余庆县委统战部组织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吸引26家企业、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这只是遵义统一战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凤冈县委统战部2018年以来,开展招聘活动13场次,收集岗位4755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次。同时,设立“沪遵劳务直通车”凤冈站和劳务输出远程面试平台,与上海松宇等3家公司签订了劳务服务协议,向外输送解决易地搬迁劳动力2114人。据不完全统计,遵义统一战线在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提供了70000余个岗位,实现户均提供工作岗位1个以上。
技能帮扶成底气
“我现在每天都在跟着师傅学,师傅对我很无私、很关心,手把手教我如何收单、结单,带我熟悉路线,告诉我如何揽件,给我介绍客户。现在政策好喽,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能从农村搬进城,一下就成了城里人,还找到了工作,我觉得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刚在余庆顺达快递上班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王文军这样说。
余庆县巴师傅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巴寿感慨的说,“以前企业做慈善、做公益总喜欢捐钱捐物,图简单,一捐就完事。现在易地扶贫搬迁更讲究稳得住,参与脱贫攻坚不能这么干了。我们公司在龙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招聘了6名工人,现在她们已经成为车间熟练工,有一人还当上了组长。就算以后她们不在我这里干了,出去一样能找到饭吃。让群众有一技之长,这才是脱贫的长久之计。”
技能帮扶是促进搬迁群众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教授他们生活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各地统战部门在帮扶中都把群众就业意愿和用工需求结合起来,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技能培训。截止目前,通过统一战线助力开展移民培训69243人,其中技能培训23968人,综合素质培训46873人,实现就业创业72354人,户均就业达1.9人。
精神帮扶长志气
“以后,阳台不能养鸡鸭,垃圾不能随地丢,东西不能堆过道,这里不单单只有你们一家,还有隔壁邻居也在这里生活,邻里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扶持,这样生活才能更美好。”这是习水县岷山路社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第一期市民化培训老师在给易地扶贫搬迁居民上课。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不单单要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让搬迁群众能够‘稳得住’,还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改变生活习惯,特别是在精神上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节奏,把他们吸引到社区的共建共管中来。”习水县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说。
习水县委统战部按照党委安排已委托县工商联会员企业正奇职业培训学校,将陆续为全县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万余人进行全面培训,着力提高其基本的法律知识、城市规章、区规民约、日常安全知识、卫生管控、邻里相帮、礼仪规范、待人接物礼貌规范、谈吐语言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提升其文化品味,讲好自立自强故事,从精神帮扶入手,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精神基础。
捐赠帮扶暖人心
“我出100台电视机”、“我出100个电饭锅”、“我出100台饮水机”、“我出100床四件套和100套棉絮”、“我出100床智能电热毯”……,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工商联第十一届十次常委会议上,非公企业家们正在“你一百我一百”地捐赠100余万元,为白龙社区首批移民扶贫搬迁的81户贫困户置办“新家当”。
“多亏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帮助,现在我们家在这里享受医疗、教育、交通都是在农村无法相比的,家里还收到了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电视机、木板床、桌椅等基础家具,这日子越来越好。”
搬迁到仁怀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凤凰小区的贫困户吴跃进,谈起以前在火石镇明光村住40平米的茅草房,冬不避风,夏不遮阳,三个孩子跟着受苦。现在,搬进凤凰小区,新房子足足有100平米,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还方便了孩子上学。
“捐赠扶贫是人人都可参与,具有成本较低、覆盖较广的特点,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是我们统一战线的责任和使命。”仁怀市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遵义统一战线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捐赠价值1058.5万的基础生活物资,让他们能够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稳得住”。
(遵义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