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庆县在开展少数民族工作中,通过“1234工作法”营造了团结、和谐、稳定的民族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
——建好一本台账。为全面详实掌握辖区内少数民族人口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较为系统、完善的民族工作台帐。今年4月,余庆县专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少数民族人口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对全县10个乡镇(街道)、县直部门辖区内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民族成分、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统计,及时更新完善数据台账,为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该县现有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彝族、壮族等33个少数民族34684人,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188人,已脱贫1135人。
——落实两项制度。少数民族走访常态制:要求各乡镇、村居工作人员每月定期走访少数民族户,随时掌握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协助解决和落实各项问题;少数民族贫困户帮扶制:县委统战部挂帮干部每人每月深入少数民族贫困户家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不少于两次,详细了解贫困农户就学就医、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根据调查掌握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今年以来,统战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调查走访110余次,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等实际困难和问题30余件。
——抓实三个培训。抓干部职工培训:为提高广大民宗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该县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举办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学者到余庆授课,为干部职工传经送宝。今年4月,该县民族宗教干部培训班如期进行,10个乡镇(街道)、县直机关分管领导、民宗干事120余人受训;抓广大少数民族居民培训:为让辖区内居民进一步了解民族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该县通过召开培训会、拉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民族工作基本知识资料汇编》、《民族政策法规和风俗习惯》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提高了辖区居民对民族政策的知晓率;抓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培训:为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该县有的放矢,针对搬迁群众经济水平、劳动力不同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农民技能”“SYB创业”等各类培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就业创业。目前,集中开展培训30余期,1000多名搬迁群众从中受益。
——搞好四个服务。做好少数民族成份变更工作:为做好该项工作,该县专门成立民族宗教服务中心,抽调1名专职工作人员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落实民族成份更改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工。对辖区内办理少数民族成份变更的群众,依照《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变更工作。今年,截止目前共办理少数民族成份更改4户;做好少数民族考生政策服务:积极配合教育等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审核工作,确保少数民族考生权益得到落实;落实少数民族新生儿上户:针对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反映新生儿上户难问题,该县积极组织公安、群工、统战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及时有效觖决少数民族新生儿上户难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构建流动少数民族工作格局:该县专门成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10个乡镇建立健全服务网络。通过定期开展走访摸底,完善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信息台帐,及时掌握了辖区内流动人员动态。同时在各乡镇(街道)政府门口设“意见箱”、“回音壁”,听取流动人口的意见和建议,对流动人口提出的意见、建议、问题进行答复。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县范围内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84人,大多数来自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新疆、石阡、瓮安、黄平、施秉等地。
(余庆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