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事关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2018年,遵义市所属桐梓、习水、湄潭、凤冈等4个县经过国家评估符合贫困退出条件,实现脱贫摘帽,脱贫路上各县统一战线广泛动员、全力以赴,为本地实现脱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桐梓统一战线:凝聚力量 奏响扶贫大合唱
“自从森航集团帮扶我们马鬃乡后,咱们马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起来了,道路修宽了,路灯安装好了,红苗客栈建成了,茶圣广场建成了,每天到马鬃旅游的人多得不得了。”说起马鬃乡近年的变化,马鬃乡龙台村村民周腾飞喜不自禁。
2016年,森航集团在马鬃苗族乡流转土地1万多亩,整治土地9000多亩,移栽茶苗7000多亩。茶园结合马鬃红苗文化实施建设了2920平方米的祭祀广场、706平方米的秀才饮露状元广场、750平方米的茶趣广场、2952平米的茶圣广场、365阶人生阶梯。
在森航集团的帮扶下,带动农民户均增收6770元。同时,红苗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全省十大民营企业扶贫示范项目,该企业获评2017年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18年,森航集团董事长被中国民商杂志社、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正式发布推选为贵州民营企业功勋人物。
除此之外,森航集团还投资1500多万元,在容光镇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黄金芽、大叶种茶1800亩,解决80余人的就业问题。
“感谢彩阳集团,把工厂办到我们家门口,让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不仅照顾了家庭,还挣了钱。”芭蕉镇李家沟村长湾组田茂芬感激地说。
“彩阳集团真是太好了,把材料送到我们家,让我们在家打工挣钱,这个穿线的活儿又简单,一学就会。农忙季节就忙农活,不忙的时候就在家穿线,晚上都可以干。”一个月挣个2000元没问题。”羊磴镇桃子村生期组冯于花高兴地说。
千企帮千村活动以来,彩阳集团在黄莲、芭蕉、羊磴等乡镇建布垫加工和辅助加热带穿线生产车间,解决200余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问题,让贫困户在家就能从事加工。
为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彩阳集团还在蟠龙社区投资500万元,成立了彩阳服饰有限公司,解决125人的就业,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84人。
在桐梓,像森航集团、彩阳集团这样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力量的非公企业还有很多。如:遵义娄山圆满贯旅游有限公司在官仓开发打造圆满贯漂流景区,吸纳当地村民100余人到景区就业,人均工资3000元;新中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所挂帮的楚米镇建设温泉疗养中心和养老康复中心,解决劳动力就业200余人等。
暖流汇聚,大爱无言。脱贫过程中,桐梓县统一战线共动员和组织参与帮扶企业120个,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08亿元,覆盖2487户30076人;解决3040个贫困人口就业,发放工资3937万元;募集社会资金1679.98万元;投入161万元,培训贫困人口2229人。
习水统一战线:光彩力量光荣使命
“等到大学毕业,找了工作,我也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习水县坭坝乡飞龙山村一组贫困学生张加豪从贵州厚德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5000元的助学基金,意味着他能继续大学学业了。
张加豪自幼随爷爷奶奶长大,家中缺乏劳动力,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201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川北医学院录取,面对高昂的学费,全家犯了难。就在这时,贵州厚德基金会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张加豪成功申请助学基金8000元。脱贫攻坚期间,即将就读大二的张加豪再次向厚德基金会提交申请,又获得5000元的助学基金。
习水县嘉荣牧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在国内肉制品市场小有名气,该公司带领村民发展习水麻羊产业,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通过免费发放羊羔,保底价进行回收,200余户贫困户因此脱贫。
贵州省厚德公益基金会作为一个民间社团组织,成立以来,基金会以开展“益家”行动作为慈善捐助的重要载体,让爱在习水大地流淌,让暖流流进弱困群体家庭。现基金会已携手12家民营企业、9个爱心社团组织、526名社会义工开展捐资助学、帮扶活动,先后有7000多名学生、200多名孤寡老人、300多名残疾人受益。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习水县统一战线投入教育扶持资金696.4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37.4万元;医疗扶持共投入资金63万元;社会捐赠折合现金共891.03万元;资助村级阵地建设共计投入资金57万元。
李彬获遵义市委市政府“全市脱贫攻坚奉献奖”表彰,谢远波、陈永涛、苏刚、袁晖、禹锡才等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获得习水县委政府“脱贫攻坚减贫摘帽脱贫尖兵”荣誉称号,袁官华获得“脱贫攻坚减贫摘帽优秀党员义工”称号……一个个凝结光彩的名字,闪烁在习水县脱贫攻坚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
脱贫攻坚战以来,习水统一战线组织92家企业(商会)与127个贫困村进行接对挂帮,总计投入资金1580万元。2018年扩展到177家、组成20个帮扶团队集中打造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20个贫困村示范点,共投入帮扶资金达1.07亿元。
湄潭统一战线:凝聚统战力量 内外联动战贫困
“一年收入就达16000元,吃穿都不愁了,提前奔上了小康生活。”在马山镇聚合村一组,脱贫出列的罗诗科一边饲养着肉牛,一边与县委统战部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谢柯分享现在的美好生活。在驻村干部帮扶下,罗诗科仅去年养牛收入就达9000元,今年养殖肉牛3头,投产茶园2亩茶,计划种植水稻1.5亩,各项产业收入达18000元,持续的产业帮扶,一家2口人彻底告别了脱贫。
罗诗科家从曾经的贫困户向小康生活的华丽转变,这得益于湄潭县委统战部对聚合村的大力帮扶,开展驻村帮扶以来,县委统战部选派得力干将分赴两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两率一度”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如期实现了聚合村、长安村脱贫出列。
今年,湄潭县委统战部为保障聚合村、长安村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增效。分别在聚合村、长安村巩固提升生态茶园7620亩、优质烤烟800亩、精品水果800亩,发展辣椒500亩、蔬菜300亩、无公害稻鱼共生产业200余亩;红豆杉600亩,现有成林红豆杉400余亩。
强化自身帮扶力度的同时,湄潭县委统战部也充分利用“朋友”多、联系广的优势,发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强化对外联络,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战贫困。
“太高兴啦,今天我们每户都获得了1400元分红。”新春时节,西河镇乐园村贫困群众在获得兰馨公司精准扶贫“三变”改革年度分红资金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天,兰馨公司就向该村54户贫困户分发了红利共计75600元,也标志着兰馨公司在全县60余万元的年度帮扶计划拉开序幕。
兰馨公司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是湄潭县委统战部发起的“百企联村”行动的具体体现。
自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湄潭县委统战部积极引导全县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百企联村”行动,确定了非公企业与全县64个贫困村的结对帮扶。帮扶企业以积极发展产业、组建基地、项目带动、股份合作、内联外引等方式,自2017年以来,全县114家非公企业累计投入1.5亿资金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极大地加快了贫困村同步小康进程。
在企业帮扶高歌猛进之时,县委统战部对外联络的力度也同频共振,积极引进港澳台侨帮扶资金在全县落地落实。“同心侨爱·圆梦行动”助学项目、"泛海助学行动"惠及115名贫困学生;20名贫困学生成功申请2019年舒怡专项助学基金5.4万元;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捐赠的26.36万元道路修建项目,助力了新南镇流水村通组道路的建设……
凤冈统一战线: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我们
“邓小平说过,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我们先富起来了,该我们带动后富者的时候了。我先拿出3000吨水泥,捐给贫困群众!”凤冈西部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启明在“百企联村帮户”精准扶贫推进会上说。凤冈统一战线掀起社会力量助推脱贫攻坚浪潮,他们根据自身优势、产业类别、帮扶实力、居住地缘等情况,依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制定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技出技、有岗出岗举措,动员社会企业、商会组织近400家,民主党派、知联会、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等社会各界均纷纷参与进来。辐射带动全县14个乡镇87个村(社区),帮扶覆盖面达100%,做到了“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统战力量的帮扶”。
“感谢镇商会副会长周仕强,要不是他送来的1500斤金沙煤,我这个冬天都不知道怎么过。”琊川镇大兴村兜底户黄某笑逐颜开的说。自2016年以来,全县有176家企业对176户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除了进行一对一必要的帮扶外,我们商会的成员还为当地发展提供发展思路、就业岗位等,带动当地发展,让贫困群众可以就近务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最终达到农企双赢。”周仕强春风满面的说。
“凤冈是我的家乡,老乡们年轻的时候可以外出挣钱,但年纪大了后,教育、养老、居住,还是要回家才能解决,心里才能踏实,所以我要当好荣誉村主任,把一对一帮扶做好,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化镇中心村荣誉村主任、非公经济人士周鑫深沉的说道。据悉,全县聘任了56个非公经济人士担任了57个村的荣誉村主任,以“主动吸纳就业、适岗培训就业、推荐多方就业、开发岗位就业”等方式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并保障贫困劳动力工资收入,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脱贫攻坚是我们的头等大事。这段时间全县都在实施农户的改厨、改厕、改圈;联户路硬化、院坝和阶檐坎硬化、房前屋后排水沟硬化,我出25万元,帮“极贫户”买几块板子、买几包水泥,修缮破败房屋、添置家用、改善环境,拔除穷根。”凤冈县华盛地产董事长薛洪辉说。统一战线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政府无法兼顾的地方,以解决贫困对象的实际困难为导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补齐短板。
自脱贫攻坚以来,凤冈统一战线累计开展各种社会帮扶700余次,共捐助资金8900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00余个,惠及贫困户2100多户8300余人。
(遵义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