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在市中华职教社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情况报告上批示:“成绩令人鼓舞、希望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在福建省举办的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由遵义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选送的务川中等职业学校项目作品《脱稿剪纸旅游产品》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银奖。遵义市中华职教社选送的项目囊括了全省中职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荣获了全省高职组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遵义市中华职教社被评为全省唯一的优秀组织奖单位。
以调查研究为主线发挥桥梁纽带优势
1917年5月,我国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从事和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人士组成,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调查研究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工作的重要法宝。遵义市中华职业教育社2015年4月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职教社从何入手,怎样开展工作,做了深入思考,对全市24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现状,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提出了“四个满意”(突出教育质量,让学生对教学满意;突出教育扶贫,让家长对职教满意;突出教育引领,让教师对学校满意;突出教育感恩,让学校对学生满意)的发展建议,理清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职业教育思路。
4年多来,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在全市职校开展“四个满意”活动,实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学之间相互满意的目标。据悉,该调研成果获2018年全省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成果二等奖,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脱贫攻坚为主责 发挥职教扶贫作用
教育扶贫,尤其是职教扶贫,是治穷致富的一项根本举,“泛海助学行动”经中央统战部协调,由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发起,中华职教社实施的助学行动。从2016年至2020年,遵义市在5年内将授捐3500万元,以每生5000元的标准,资助700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目前,全市已有4200名大学生获得资助,切实解决了他们就学的燃眉之急。
如何落实好“泛海助学行动”这一关乎贫困学生命脉的扶贫项目,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学子能够得到资助,具体负责该项目的遵义市中华职教社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坚持全程公开、公正、公平,并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实现了帮扶一名、全家受助,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一致好评。
受助学生纷纷表示,将更加自强不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长存感恩之心,以后无论身处何处,都将铭记家乡、学成归来、回报桑梓。
更值得关注的是,遵义市中华职教社在助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能够“裕国利民”这一目标,瞄准智力扶贫、技能扶贫、就业扶贫,认真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政策,不断强化职业教育扶贫功能和定位,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全市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各负其责,每年投入经费上亿元用于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免除中等职业学校5000多名全日制在校学生学费,全市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贡献了应有力量。
以创业创新为主业发挥工匠培育职能
“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能,能够实现培养一名,致富一家的愿望”。黄琨告诉记者,为让职业教育真正扬眉吐气,遵义市中华职教社始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针政策落实落地,做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孕育“黔北工匠”,开展技术比拼、技能练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切实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培养了更多能留住、用得上的“永久牌”本土人才。
第二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以“职教育工匠、双创筑梦想”为主题,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是我国面向职业院校广大学生开辟的唯一的专有赛道。遵义市中华职教社组织选送的《脱稿剪纸旅游产品》、《遵义旅游全自助APP》、《遵义市森林之野娱乐综合服务区》等多个项目作品崭露头角,获得全国银奖和优秀奖,打破了遵义以往无项目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无项目获奖的现状,进一步激发全市中高级职校学生研发学习积极性,实现了技术大比拼、技能大提升,营造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良好氛围,加快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对接步伐。
2018年12月28日,通过积极推荐,遵义市旅游学校教师付梦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全国杰出教师奖,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素有职业教育界“诺贝尔奖”之称,是全国职教界最高评奖活动,这一奖项的获得,树立了我市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将引导和推动全市职业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也扩大了我市民办职业院校的影响,对推动我市民办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较大的引领作用。
“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更是鞭笞。”黄琨对记者说,接下来,遵义市中华职教社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继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围绕中心、助推大局,集智聚力、建言献策,优化品牌、推进服务,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当好参谋助手,为建成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提供助力。
(遵义市中华职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