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坚实的足迹——民革中央2018年参政履职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2-11 浏览次数:


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要求,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即日起本报推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民主党派履职一年间”栏目,展示各民主党派一年来履职成效。

民革地方组织通过多种模式已建和在建“民革党员之家”957个;

民革中央全年选定26个课题开展调研45次,通过“直通车”报送调研报告15件,得到批示52人次;

民革中央领导同志6次带队赴贵州调研指导,省级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42次;

举办第七届台湾青年暑期大陆实习活动,组织96名优秀台湾青年到27家大陆企业实习;

……

这组数字是民革过去一年来参政履职的一个个片段,也是民革自十三大以来探索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参政党的缩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一年来,民革中央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展现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担当与作为。

“强化”+“引领”

思想政治建设呈现新面貌

草木葳蕤的6月,首个由民革中央挂牌的党员之家落定在翠竹满坡的莫干山。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民革的历史沿革、履职成绩……一块块展板、一段段VR展示,生动形象地向观者讲述着民革的由来和职责使命。

2018年是民革中央自身建设年。6月12日,民革十三届三次中常会召开,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作了题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讲话,强调民革全党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自身建设。

根据这一要求,一年来,民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各项工作,全面加强“五种能力”建设,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组织建设水平。

以民革党员之家建设和示范支部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民革组织凝聚力增强、党员归属感提升,推动民革组织参政履职机制成型、能力提升,是民革中央近年来的创新之举。迄今为止,民革地方组织通过多种模式已建和在建“民革党员之家”957个,成为了广大党员学习交流、展示风采、互帮互助的重要平台。

基层组织活力的提升,是民革自身建设成效体现的一个方面,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始终是参政党自身能力提升的定盘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年来,民革的各级领导班子不仅带头走访看望党员干部,还带头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带头进行理论实践宣讲、带头参加支部活动,增进团结,凝聚共识,形成了出向心力、出战斗力、也出好干部的良好态势。

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围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结合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民革成立70周年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民革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读书会、知识竞赛、朗诵会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还新增江苏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廖仲恺何香凝墓和广西贺州何香凝故寓三处民革党史教育基地。

民革中央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记者梳理发现,一年来,民革中央领导分别带队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安徽、陕西、甘肃等省市就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开展调研,走访当地有关部门及人才较为集中的部分高等院校,进行座谈交流,有力地拓展了当地民革高层次人才发展的领域和空间,民革人才队伍得到了充盈,组织发展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推进工作作风建设,强化工作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民革着力创建“五型”“三化”机关,深入推进各级机关建设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的“模范机关”,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实干”+“创新”

参政议政迈上新台阶

4月10日至14日,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分别带队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开展调研。几个月后,一个被誉为落实“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被纳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库,按下了“加速键”。而这一内容正是民革中央今年的年度大调研课题。

“举全党之力参政议政”“把参政议政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谋划”“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年来,民革各级组织紧紧围绕中共十九大决策部署,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在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发展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完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能源供给侧改革、京津冀水污染联防联控等课题,成为民革中央2018年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的调研和建言献策的着力点。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为此,民革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分别率领调研组,在一个月内赴北京、福建、山东、河南等多地进行实地调研。

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社会法制建设、推进“三农”工作的三个重点领域,民革一如既往常抓不懈。《关于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思考与建议》等得到中共中央领导批示。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民革中央全年选定26个课题开展调研45次,通过“直通车”向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报送调研报告15件,得到批示52人次。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民革中央参政议政成绩的取得,缘于一系列体现着集思广益特点的机制创新。今年,民革中央新创立了“中山议政会”“民革中央经济研究中心”等参政议政平台,积极邀请国家有关部委、民革党内外专家围绕调研主题,共商国是,起到了拓宽知情渠道、提高建言质量的重要作用。

在“全国一盘棋”思维引领下,民革全党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参政议政工作局面,直辖市民革组织参政议政联席会、东北三省民革组织协作调研研讨会等都是其中行之有效的平台。这也有力推动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优势互补、任务共担、成果共享。

民革中央还加强与省级政协的合作,聚焦重点课题共同发力,打造参政议政新品牌,在浙江举行的“助力乡村振兴-首届莫干山会议”,在江苏举行的“2018实体经济发展大会”等都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责任”+“博爱”

社会服务作出新贡献

7月20日,地处乌蒙深处的纳雍县,再次迎来了他们远道而来的“亲人”。万鄂湘率民革中央调研组一行,就纳雍脱贫攻坚新形势和新阶段民革对口帮扶工作开展调研。万鄂湘强调,要举全党之力推动贵州地区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赢脱贫攻坚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民革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对口省份。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民革中央领导同志6次带队赴贵州调研指导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并统筹省市级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42次,走访贵州省8个州46个县147个村,召开座谈会88次,走访农户499户,访谈县乡和村干部131人次,考察扶贫项目214个。

民革中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的《关于防范和化解脱贫攻坚中相关风险的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门批示。除此之外,民革省级组织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口地区26个,赴对口地区调研106次,提交调研报告65篇。按照“寓帮扶于监督之中”的原则,民革中央还促成了“博爱扶贫云商城”的开通,助力“黔货出山”。

11月26日至27日,民革中央在纳雍召开了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明确今后三年民革全党参与纳雍县脱贫攻坚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北京、天津等7个东部民革省级组织结对帮扶纳雍县7个极贫乡。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中山博爱基金会、民革中央画院等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助力纳雍脱贫。

作为民革传统社会服务项目的法律援助和“博爱·牵手”活动同样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全国法律界民革党员共实施法援案例3925个,累计受益群众8.7万人;各级民革组织开展牵手困难群众活动2200余次,捐款捐物总价值2.8亿余元,15.2万人次受益。

“用心”+“用力”

祖统工作取得新进展

10月19日,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华灿奖”颁奖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创立于2014年的“华灿奖”,在汇集海峡两岸创新资源、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等方面,展现出颇具影响力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适应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形势,民革不断探索对台工作新思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层次多领域争取台湾民心。

两岸交流的根基在基层、未来在青年。为此,民革开展了许多面向台湾青年的交流活动,“华灿奖”就是一例。

与“华灿奖”同样被台湾青年熟知的“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在今年同样赢得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已开始为台湾青年提供线上咨询和线下指导,并促成多个合作项目落地。

“我今年100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统一。”今年9月,百岁高龄的台湾新同盟会原会长许历农专程从台湾赶往北京,在民革中央主办的第八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上吐露了这样一个心声。

“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倡导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友共同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奋斗,在两岸产生了重大影响。

过去一年,民革中央和福建省委会多年持续推动的大陆向金门供水工程终于通水了;民革中央与宁波合办的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论坛以“同等待遇·融合发展”为主题,作了深入研讨;民革中央主办的“两岸农田水利交流会”,继续为两岸农业合作牵线搭桥;民革打造的“团仔圆妞”原创文化品牌还走出了海外……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区大学城栋青南路
邮编:550025 E-mail:gzytzb2023@163.com电话:0851-88233033
版权所有©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