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进程中,铜仁市委统战部采取“三举措”实施“同心聚力工程”,聚力脱贫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统筹社会力量,聚力脱贫攻坚。制定下发《统筹社会力量聚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搭建社会扶贫参与平台,统筹三支力量,实施三项行动,构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大扶贫格局。一是组织动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通过加到中央单位、省统一战线、苏州市统一战线到铜仁开展定点帮扶、智力帮扶、结对帮扶、专项帮扶,聚力脱贫攻坚。到2019年底,帮扶贫困户3000户以上,惠及贫困人口10000人以上。二是统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力量,围绕产业带村、就业帮村、公益扶村,聚力脱贫攻坚。到2019年底,动员200家以上民营企业和商会结对帮扶200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4000户以上、贫困人口12000人以上,打造50个“千企帮千村”示范点。三是统筹春晖使者的力量,积极开展“同心战贫困·赤子报春晖”行动,动员在外游子、社会贤达人士、回乡创业致富能手围绕建设春晖社、春晖家园、春晖产业、春晖招商、春晖暖心,聚力脱贫攻坚。到2019年底,建设春晖社2000个以上,礼聘春晖使者10000人以上,募集资金1亿元以上,帮扶贫困户10000户以上,帮扶贫困人口40000人以上。
实施产业帮扶,增强内生动力。一是积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根据贫困村的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目前,199家民营企业参与结对帮扶247个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377个,投入资金3.7亿元,帮扶贫困人员14408人。二是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家担任贫困村名誉村主任,帮助贫困村拟定帮扶计划、规划帮扶项目,切实把企业的产业、资金、技术、智力等优势与贫困村的土地、劳动力、生态互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共有20家民营企业担任贫困村名誉村主任。其中,江口梵净山茶业公司、玉屏县贵福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温氏养殖企业、思南县亿农科技有限公司结对帮扶贫困村,发展了茶叶、食用菌、生态养猪、辣椒等特色产业。三是采取“民营企业+”模式,组织民营企业结合贫困村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带领贫困村打造一村一品、一产一业,实现示范带动,精准脱贫。万山区采取九丰农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19个村,235户2500亩蔬菜种植,解决贫困户就业23户53人,带动贫困人口500人脱贫。松桃正大镇花语长征农旅观光园区采取“631”分红模式,通过年底分红企业占60%,贫困户占30%,村集体经济占10%,带动136户贫困户入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人。印江县通过“春晖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并通过成立5个商会服务队解决群众农特产品销售难题,带动100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
开展多项帮扶,确保帮扶成效。一是结合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实际,为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免费提供上岗培训,技术指导,并安排就业。如大龙银星汞业通过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提供就业培训,就地就业等形式带动8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致富。发挥公司资源技术优势,成立特长服务队,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如沿河县民生天然气集团沿河分公司“1对效应”脱贫模式,把团结街道虎头村精准扶贫户团结起来,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队,承揽该公司的安装工程,吸纳贫困村40人到公司就业,开展技能培训,人均年增收12000元,实现了稳定增收。二是全市统一战线统筹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助医、助学、助老、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切实帮扶贫困家庭解决实际难题。如积极争取实施“泛海助学行动”,连续5年对5000名贫困大学新生进行资助2500万元。玉屏县以成立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捐资济困型模式,引导鼓励贵福生态肥业有限公司首期出资100万元,设立关工委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全县范围内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三是积极发挥民主党派优势实施教育医疗扶贫,争取到农工党铜仁市委在玉屏县举行铜仁市“班班通——同心助学工程”精准扶贫助学活动捐赠仪式,协调农工党山东省委、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明日之星教育基金会向铜仁教育系统捐赠价值350万元的平板电脑以及师生互动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等教育信息化物资。争取到民建贵州省委到铜仁实施“思源救护中国行”救护车捐赠项目,得到了23辆“思源救护”车辆捐赠到我市区(县)、乡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