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土家山寨民营企业脱贫攻坚的领军人——沿河县四松公司田劲松聚力脱贫攻坚事迹讲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4-18 浏览次数:

 

在沿河广袤的土地上,在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的队伍里,活跃着一支叫做非公经济的队伍,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个人就来自这支队伍。他叫田劲松,是土生土长的的土家汉子,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知名民营企业四松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他是市、县党代表、政协委员、县商会骨干、市十大经济人物,在他身上已经赋予了很多的光环。今天我们讲述他,并不因为他一身荣光,而是在脱贫攻坚一路上,他用行动甘当先锋,用真情聚力扶贫。

以服务为宗旨担起使命责任

田劲松说:“我生长在农村,知道农村最缺什么,应该说,现在大部分农民不愁吃不愁穿,但是缺医少药。”近10年来,他的公司秉承“植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理念,致力于沿河农村药品市场配送,成为当地农村药品市场的供应主体,长期为全县22个乡镇518个药店配送药品,同时,乡镇医院、村卫生室送药。服务网络覆盖了369个行政村。他公司旗下的四松医院对前往就诊的贫困户实行免费接送、免费检查、免费治疗,组织以“共筑中国梦•四松在行动”为活动主题,大力开展免费义诊活动,竭诚服务困难群众。活动已深入全县200多个村(居、社区),为30万群众免费送去健康,赢得群众一片点赞。截止目前,该公司年营业总额6860万元,上缴税额598万元,解决就业200余人。

有人说他的公司从小草变成了大树,由麻雀变为了凤凰。田劲松说:“药首先是用来治病的东西,然后才是商品;医院首先用来救人的场所,然后才是企业。”他们之所以成功,是他们在服务三农中找到了好的商业模式,既获得了利润,也秉承了医疗行业服务宗旨,更践行了一家企业和一个党员的社会责任。

以需求为导向热心公益事业

近年来,他坚持回报社会为己任,带头参与、带头奉献,将群众的需求化为工作上的自觉行动,提供可靠保障的健康服务,展现公司的风采和魅力,一腔热情投身社会光彩事业。多年来,他和他的企业解决村镇饮水,学校校舍维修,支援受灾群众,资助贫困学生,建见义勇为基金,捐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慰问福利院,为复员军人、对越作战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五保和特困户500多人代缴新农合医疗费,他和他的企业爱心善举遍布土家山岭的沟沟坎坎、方方面面,累计捐款捐物数百万元。他和他的企业也先后被各级组织授予“热心公益企业”、“爱心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成为我县非公企业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以支部为载体聚力真情帮扶

近年来,他作为公司党支部书记对公司党支部在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发展和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带头作用尤为看重,要求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党建“1+3”载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联系员工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到组织同步设置、阵地同步建设、制度同步完善、活动同步安排、检查评比同步进行,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公司协调发展。

在工作中,他强调,公司党支部必须认真落实“双千双助”要求,深入开展“百企帮村”活动,结对帮扶2个贫困村、50户贫困户,办理事实好事100多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30个。积极开展支部“手挽手”活动,采取支部结对形式,与20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结成“友好支部”,为群众提供服务,帮助农村党支部找准产业项目,带头筹集资金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助力全面小康建设。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田劲松感慨的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才高兴。每个人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谋生方式,都有责任为国家、为家乡、为那些还没富裕起来的贫困群众做一点好事实事。人生总有沟沟坎坎、上坡下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拉我一把,我拉你一把,就一起奔小康了”。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区大学城栋青南路
邮编:550025 E-mail:gzytzb2023@163.com电话:0851-88233033
版权所有©贵州中医药大学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