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讨论

代表投票
8月25日-9月3日,7个民主党派贵阳市委5年一次的集中换届全部完成。5年来,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贵阳市委和衷共济、同心同行,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民革贵阳市委】
民革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自2011年换届以来,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同心前行,多次在参政议政、组织宣传、祖国统一等工作中获得民革中央先进表彰。
五年来,民革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健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提案建议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智库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以森林公园修建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纪念碑和白衣天使纪念墙为重点,促进参政议政成果转化;认真抓好组宣工作,稳步推进党员发展,注重后备干部队伍的建立和培养,以“支部建设年”为契机,激发支部开展活动的创造性和丰富性。拓展宣传平台,结合新兴媒体优势,注重一网一刊作用发挥,传递出民革工作正能量;深入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以“同心助学”和“同心扶贫”为重点,打造帮扶活动精品化,广泛动员各方资源,汇聚力量,努力为贵阳同步小康建设积极作为;提高祖统工作水平,学习对台大政方针,深入在筑台企调查研究,促进企业发展。民革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工作全面而深入,切实为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打造贵阳市发展升级版贡献力量。
【民盟贵阳市委】
参政议政取得成效。参加各类协商、座谈会提出建议270余条。在市“两会”作大会发言5次,提交建议、提案260件,37件被列为重点督办或优秀件。完成重点调研报告18篇,反映社情民意160余篇。
自身建设迈上台阶。成立总支部4个、支部7个,发展新盟员247人,完成40个基层的换届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编印《中国民主同盟贵阳市委员会制度建设汇编》。举办盟市委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增强盟组织凝聚力。
社会服务呈现亮点。开展社会服务134次,受益地区130余个、惠及24500余人,协调捐赠爱心款4万余元,爱心用品价值6万余元,项目资金、物资价值1000余万元;争取上级支持举办“名师大讲堂”、“温馨黔行”等活动。
获得多种荣誉。获盟中央“先进集体”,盟省委“思想建设先进集体”“履职能力创新奖”“参政议政优秀奖”和“组织工作优秀奖”,贵阳市“扶贫开发先进单位一等奖”等表彰。
【民建贵阳市委】
以思想建设为引领,持续开展以“三学两比”“五学三贡献”为载体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参政议政有成效。2011年以来,在各级“两会”上提出提案、建议200余件,大会发言交流材料10件,集体提案62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并提交调研报告14件。部份提案、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或采纳,并获“优秀提案奖”,民建市委也因此被评为“集体提案先进单位”。
组织建设制度化。定期召开组织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组织建设工作;切实做好支部的改选、整合或调整;定期走访地区统战部,召开基层组织党委领导座谈会。完善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数据化。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会员的结构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社会服务有创新。通过服务社会,主动融入到全市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通过服务会员,探索搭建各种交流合作平台,达到帮助会员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会员的凝聚力,促进会员发展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6年上半年,组织会内外资金物品价值共计2460余万元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五年来,200余人次会员受到中央、省市各级有关部门表彰。民建贵阳市委屡次荣获民建中央、民建贵州省委、贵阳市政协“先进集体”、“先进单位”等表彰。
【民进贵阳市委】
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夯实共同思想基础。
以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扎实开展“三个一”支部建设等活动,增强基层组织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修文、开阳两个县建立了基层组织,对部分支部进行调整充实。截止2015年底,共有基层总支1个,支部31个。
建诤言,献良策,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五年来撰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0余条,提出集体提案42个,会员个人建议、提案400余个,3个提案列为市长领衔督办,5个提案列为市政协主席督办提案。集体提案《推进贵阳绿色渣土运输,防止扬尘污染》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市长刘文新等领导高度肯定。撰写《关于加快推进“三区两县”同城化发展的建议》等15篇调研报告。
集智聚力,积极投身大扶贫战略。共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74次,累计捐资近300万元,受益群众近3万人。并帮助花溪区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贵阳市委员会企业家联谊会。
五年来,在参政议政、组织建设、宣传信息等方面多次受到民进中央、民进省委表彰。花溪总支等先后获民进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支部”称号。
【农工党贵阳市委】
农工党贵阳市委在农工党贵州省委和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动贵阳市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自身建设方面,新发展党员214人,成立基层支部4个。组织专题学教活动11次,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培训422人次。连续两年在农工党全省基层组织评优活动中排名第一。
在参政议政方面,承接市级课题5项;提交调研报告13篇,建议案、提案、意见建议345件,社情民意149条;
社会服务方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支边扶贫活动145次,服务群众3.2万人次,捐赠药品价值78.89万元,为群众免费体检近万人次;开展医技培训13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600余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落实帮扶项目8个,协调帮扶资金55万元,帮扶物资价值100多万元,帮助花溪区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由于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被农工党中央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优秀地市级组织”、“中国农工民主党社会服务先进集体”。
【致公党贵阳市委】
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致公党贵阳市委开展“五学三贡献”学习实践活动;宣传统战理论知识和统战工作条例;学习中央、省、市有关精神,促进党员凝聚政治共识,坚定理想信念。
围绕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形成调研报告12篇;提交政协大会发言10篇、党派提案51件、委员提案58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2015年,被致公党贵州省委授予“先进集体”。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团结带领全市党员投身“7+2同心扶贫工程”等。共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70余次,受益群众达7000余人,协调各类帮扶资金、物资共计225.6万元。党员累计捐赠扶贫资金24.5万元,慰问品2.4万元。荣获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立足自身特色,拓展国内外交流联谊。与致公党外省市地方结对共建,共同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谋求发达地区组织合作支持。参与接待港台友好组织在筑交流活动。以亲情争取人心,以合作交流促进和平统一。
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实施“人才兴党”战略,党员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代表性更加突出,专业性更加广泛。
【九三学社贵阳市委】
思想建设取得新进步。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各项重大方针政策精神。15个基层支社共开展学习活动360多次。选送社员123人次先后参加了中共各级党委、社中央及社省委组织的各类专题理论学习班。
履职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社员中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出省人大代表建议案6件,省政协委员个人提案4件,市政协党派集体提案51件,委员个人提案56件;其中,1件建议案被列为省政府领导重点督办建议案,2件市政协党派集体提案被列为市政府领导重点督办提案。完成重点调研课题11项,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社市委领导多次参加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的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所提出的建议受到重视。
社会服务工作增添新亮点。组织社内专家85人次,先后赴各区(市、县)开展培训活动,完成智力支边项目25项,受益群众2800余人。开展“7+2同心扶贫工程”工作和领导班子成员帮扶贫困户工作。协调各方资金113万余元,用于扶贫工作;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材价值10.8万余元用于农村卫生事业。
组织建设展现新成效。共发展新社员102人(高级职称24人);截止2016年6月底,全市基层支社总数现已达15个。社市委获得九三学社中央表彰5次,6位社员获得九三学社中央表彰;社市委连续5年被九三学社贵州省委授予“社务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