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的实践•网络媒体行(贵州)”15日正式在贵阳启动。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晓凯接受了本网书面采访,就贵州统一战线如何开展民族工作、如何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试验区”凝心聚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刘晓凯表示,汇聚统战成员力量,可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抓住人和事两个关键点开展民族工作
刘晓凯表示,贵州统一战线民族工作主要是抓住“人”和“事”这两个关键点。在“人”的方面:一是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二是推进建立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与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联系沟通制度,并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予以印发实施。三是注重挖掘和宣传在贵州的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和各民族同胞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
在“事”的方面:一是省委统战部与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委一道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十二五”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成果丰硕,创建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1000个,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二是省委统战部牵头省民宗委、教育厅、文化厅共同安排部署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教导广大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贵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争取人心应出于公心 对待各族群众要以心换心
刘晓凯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说明了争取人心的重要性。他的体会是,一是争取人心要出于公心。对各族群众真心相待,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心中有各族群众的利益,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各族群众,时时事事出于公心。在加强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务管理中,尤其是对那些消极不良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绝不能以民族地区特殊为借口,姑息迁就,放任自流。二是争取人心还要以心换心。在思想感情上贴近各族群众,在调查研究上走进各族群众中,与各族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考虑问题做决策时,以百姓心为心,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将好事办好,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刘晓凯说,贵州长期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谐融洽的良好局面。在继续巩固民族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基础上,贵州统一战线将努力整理、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原生态文化系列节庆活动,挖掘、整理和提炼民族医药资源,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城乡社区,增强少数民族同胞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同时,也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通过多种形式投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事业中来。
为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凝心聚力
刘晓凯说,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将贵州建设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贵州统一战线汇集了大量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具有智力密集、资源丰沛的优势。在加快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统一战线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助推经济发展作用。二是助推民族文化发展作用。三是助推民族团结作用。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学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是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基础。建立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系群众,协助党委、政府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